朱熹問學生:為何叫“買東西”不是“買南北”?一個孩童一語說破

宋朝時期重文輕武,湧現出了許多流派和大家。其中,就有儒家集大成者——朱熹。朱熹德高望重,年邁時仍心繫學問,常常到外講座。

有一次,他問課堂上的學生,為何是“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臺下鴉雀無聲。而這時,一個孩童站起身來,緩緩說出原因。

朱熹為何有此一問?而孩童的回答又是什麼?

官場不順,潛心學問

宋高宗在歷史上的名聲並不好,他任用秦檜等奸臣,向金國求和,更是謀害了岳飛等英雄將領。

但是他熱愛文學,還練的一手好字,算是一位文青。在此情況下,宋朝文風盛行,許多人都想要透過參加科舉,入朝為官。朱熹也不例外。

他的祖父、父親都曾入朝為官,家風嚴謹,在當地算是書香世家。

可惜的是,他的父親朱松在高中進士,入朝為官之後,不滿當朝面對金國大軍的退避之舉,秉持著文人風骨,上疏勸諫皇帝。

當時在朝堂上,皇帝說是召各位臣子一同商議此事。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皇帝求和之心已定,只是在等人說出議和罷了。

就在無人說話時,秦檜站了出來,提出了議和此事。皇帝猶豫了一會兒便同意了。眾臣見此,紛紛沉默不言。

朱松不忍心祖宗基業拱手讓人,心中悲痛。金國狼子野心,議和只是以肉飼虎,以後宋朝的情況必定更加糟糕,因此反對秦檜。

秦檜見此,心中暗恨,之後找到機會便將朱松外放了。遠離了權力中心的朱松心中失落,便將希望寄託在兒子朱熹身上,對其精心培養。

朱熹自幼便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往往會給人帶來思辨能力和新的知識。他四歲時,便問父親一些關於外界自然的問題,有時朱松回答不上。

在朱熹十三歲時,父親病逝。朱熹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求學之路,仍是耕讀不輟。

好在父親的人脈關係還在,他在臨終前寫信給幾位好友,拜託他們對其一家多加照顧,並教導朱熹的學業。

在求學過程中,朱熹深知父親對自己的殷切期盼,以及母親為了撫養自己長大的艱辛,因此發奮讀書。

幾年的時間,朱熹就在鄉試中考上貢生,又在第二年金榜題名。

同進士出身的待遇雖然比不上進士出身,但當時他年僅十八歲,也算不折不扣的年少有為。

朱熹在上任期間仍是求學於當地名師。後來等任期滿後,拜了李侗為師。李侗早年間和朱熹的父親一同求學,後來師從理學大家程頤。

朱熹在此之後深研理學,逐漸成為了一代大家。後來,宋孝宗即位,詔令朱熹再次入朝為官。受到重用的朱熹兢兢業業,提了許多治國良策。

在地方任政時,他勤於政事,清正廉潔。期間,利用自己的學識和影響力,募集善款,興辦學校。

他還親自講學,教化民風。久而久之,在他的治理下,當地的犯案率以及糾紛事件大為減少,地方百姓對他十分尊敬。

無奈的是,後來他提出抗金主張,並不符合當時皇帝的想法和需要。朱熹在主和派的打壓下,終日鬱鬱寡歡,最終決定辭去官職,潛心學問。

朱熹提問,難倒眾人

朱熹回到家鄉之後,閉門不出,每日手捧書籍,廢寢忘食。他的朋友見此,

擔心他的身體出現問題,便勸他時常出去走一走。

朱熹在閉關多日之後,發現自己的理論學說常常有滯澀不通之處。他經過再三思考,最終採納了好友的建議。

好友陪他一同拜訪各地學識淵博之人。朱熹在與人論道中,逐漸完善了自己的理論,那就是被後世稱之為“程朱理學”的思想體系。

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便是格物致知。因此,朱熹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保持著濃烈的好奇心,試圖看到藏於事物背後的道理。

公元1178年,朱熹將近五十歲,在古代也屬於年紀比較大的人了。此時的他名聲在外,已經成了一代大家。

他主持修復白鹿洞書院。為此四處求人,依靠自己的人脈請來名師。為了貧苦學生能上的起學,專門開墾了學田。朱熹在此耗費了極大的心血。

為了使白鹿書院人才濟濟,再現往日的榮光,他經常在此講學,吸引大家前來論道。

一日清晨,朱熹見到好友出門,便隨口問好友打算去哪裡。好友笑了笑,說不遠的小鎮上今日有集會,自己要去買東西。

朱熹見此,與他相互寒暄了幾句,便告辭了。他等一會兒還要去書院,給學生們授課。

走在去課堂的路上,朱熹忽然想到,買東西?東西本來是指方位,為何現在卻能概指很多事物呢?這背後有沒有什麼道理呢?

朱熹疑惑不解,打算上完課去查閱各種典籍。到了課堂上,學生們端坐在桌前,聽著朱熹的講課。

朱熹侃侃而談,為他們授業解惑,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朱熹以其深厚的學識、獨到的見解、有效的教育方法,受到學生的愛戴。

當授課快要結束時,他在學生周邊巡視。聽見學生竊竊私語,說先生真是博古通今,學識淵博,以後像他一樣無事不知。

朱熹聽此,便走回講臺上,說自己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學生們聽此,紛紛被勾起了好奇心。朱熹便說出了自己早上的疑問。

他問眾位學子:“世人自古以來,去往集鎮上買些吃食布匹,亦或是買些用具,都可以用買東西來說明,但為什麼不是說買南北呢?”

端坐的學子聽見後,便開始思索,一時間竟然想不出答案。因為他們從未注意到這件事情。

朱熹看著下方的學子眉頭緊皺的樣子,心中很是滿意。過了一會兒,課堂上依然鴉雀無聲,無人作答。

學生們把目光放在了朱熹身上。有學生站起來向朱熹作揖,請求先生指教。朱熹見此,便準備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就在這時,講臺下方,一隻手慢慢地舉了起來。眾人驚訝不已,紛紛將目光轉到了此人身上。

孩童作答,滿堂喝彩

可是,當眾人看見舉手的人時,頓時對此人的答案沒了信心。只因舉手的是一名只有十歲的孩童。

然而朱熹看著孩童,慈祥的面容上滿是鼓勵的神色。

十歲孩童被眾人注視著,臉上有些發紅,小聲的說道:“老師,我也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我只是有個想法。”朱熹見此, 示意他但說無妨。

孩童說道:“我認為這個事情和四象五行可能有關係。因為書上說,東方的星象屬於青龍,是木。西方的星象屬於白虎,五行屬金。”

朱熹聽此,眼前一亮,他看向孩童的眼光中充滿了讚許。其他學生還未明白,於是朱熹讓孩童接著說下去。

於是,孩童繼續說道:“而南、北分別是朱雀和玄武星象,五行屬於火和水。水和火是沒有定勢和常形的。東、西的木和金是可以被竹籃裝住的。

“買東西時用的竹籃,是木做的。使用的金銀、銅板等,屬金。因此,人們才說是買東西。”

其他的學生聽了,茅塞頓開,紛紛表示認同。朱熹聽後,也誇獎這名孩童,說他的思辨能力和想象力很高。

由此可以看出,這個孩童的基礎理論知識不僅紮實,想法也是天馬行空。不被一些社會的條條框框所拘束,反而更容易找出問題背後的答案。

朱熹也說出了另一個答案。他說道:“從歷史淵源來看,人們說是買東西,其實是因為以前的人們要買商品貨物,需要前往東市與西市。

東市和西市最早起源於漢朝,當時位於漢長安城之中。之後到了隋朝仍然延續,只不過此時的漢長安城已經年代久遠,不宜居住。

隋朝的皇帝便在漢長安城的附近又建了一座都城,是為大興城。後來唐朝改名為長安城,期間,東市、西市的格局與傳統一直延續。

尤其是到了唐朝,經濟繁榮。商品活動密集,城內的商鋪數不勝數。東市消費的人群多是達官貴人,西市則主要是外族人和長安百姓。

隨著習慣的形成,人們把口頭上的“去東市買點胭脂、去西市買些糕點”等日常的話語,統稱、簡化成了“買東西”一詞。

這體現了語言發展中服務於人的特點,以及漢語的靈活性、通俗性。

朱熹的解釋更容易令學生們接受,也都表示贊同。而朱熹為了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誇讚孩童的回答也很有道理,是另一種說法,沒有誰對誰錯。

學業講授結束之後,學生們感覺受益頗多。

朱熹時刻踐行格物致知的思想,這也是他為何能成為理學大家的原因之一。

同時,他的授業方式極具啟發性,從外界的日常事物出發,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引起學生們的興趣,不愧為一代大家!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