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夜壺”口那麼小,女人到底怎麼用?看完瞬間明白了!

宣告: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援,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

現在“人有三急”的時候都會趕緊找公共廁所解決,但古代“人有三急”可就不是隨便什麼地方都能解決。

古代沒有馬桶、沒有公共廁所,無論男女老少都只能用“夜壺”這個東西解決。

可是古代的“夜壺”口那麼小,男人用倒沒什麼毛病,女人用可就有點費勁了。

不知道古代的女人都是怎麼用的看完下面的內容,瞬間明白了!

一、古代女人怎麼使用夜壺

夜壺就是古代的中國人為了解決“三急”所創造出來的一個用於盛裝排洩物的器物,它的長相別致,用途也很有特點。

雖是用於盛裝排洩物,但古代的中國人依舊很注重夜壺的造型設計,每一款夜壺都自帶一個把手和壺口。

古代的如廁條件沒有現在這麼方便,做不到一個房間配備一個衛生間。

所以古代人為了方便半夜上廁所,會把夜壺放在床底下,需要的時候隨手可以拿起來用,把手設計正是為了方便半夜如廁隨手拿取。

長頸壺口則是作為盛裝排洩物的入口,每次如廁都得對著這個壺口進行。

看著小小的壺口,很多人都好奇古代女人到底是怎麼用的?古代女人的夜壺會不會跟男人不一樣?

從歷史記載上看,古代女人的夜壺造型、結構設計跟男人用的夜壺大同小異。

唯一不一樣地方就是它的壺口,男人專用的夜壺壺口長頸式設計,女人專用的夜壺是廣口式設計。

不得不說,古代人的智慧就是牛,居然會根據男人、女人生理構造的不同,設計出不同款式的夜壺。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直接把壺口設計得大一點,不就男女都可以用了!

都知道古代女人身份地位比較卑微,除了在家裡對男人言聽計從,男人的東西也不能隨便跟女人混用。

所以設計兩種款式夜壺,就是為了方便區分男女,以防女人用到了男人的夜壺。

而且古代的夜壺都是放在距離人睡覺最近的地方,方便隨時伸手拿得到。

如果直接設計成敞口的夜壺,排洩物的味道就會散發在屋子的每個角落,影響睡眠還是其次,不講衛生才是重點。

古代一些有錢人還會專門定製適合自己的夜壺,這個夜壺只能自己使用,所以現在在一些博物館裡,可以看到不同人家用的造型不一的夜壺。

古代的夜壺,具有一定的專屬性和私密性,也算是古代人專屬的私密物品之一。

二、從夜壺到馬桶,人類如廁方式的改變

夜壺並非從頭到尾都叫“夜壺”,不同朝代會有不同的稱呼,比如春秋時期叫獸子、漢晉時代叫虎子、唐宋時期又稱為馬子。

製作夜壺所用的材料也分為很多種,古代最早的夜壺出於青銅時期,便用青銅打造。

明朝永樂帝喜歡黃金,就用金子打造夜壺,體現了皇帝的尊貴。

民國時期的袁世凱,平時也喜歡用夜壺上廁所,他所用的夜壺材質是鉛,比黃金更重,但聲音相對小一些。

當然最常見的夜壺材質還是陶瓷居多,中國的陶瓷工藝歷史源遠流長,也享譽全球。

陶瓷夜壺外形精緻雅觀,具有一定的觀賞性,陶瓷夜壺品質也相當優越,能體現古代人對生活品質的極致追求。

除了夜壺作為古代人必用的如廁工具,古代人還經常會用到另一種如廁工具——淨桶。

淨桶就是有點類似於現在馬桶的款式設計,它的造型設計比夜壺大很多,用起來也更加方便。

淨桶一般在皇室貴族裡出現得比較多,皇室貴族生活富裕、優越,身邊還有很多丫鬟伺候,用淨桶也顯得身份尊貴一些。

淨桶也分為很多種材質,普通人家用的是木製淨桶,製作相當粗糙一些。

中等家庭用的淨桶,多數是陶瓷製作而成,造型更加精緻、耐用度也更高。

皇親貴族用的淨桶,有陶瓷的也有紫檀木的,淨桶上方還會放置一個坐墊,大大提高了如廁體驗。

到了現代,夜壺、淨桶都被馬桶替代了,馬桶才是如廁的最高階體驗。

500年前,英國作家、藝術家、政治家約翰·哈林頓是第一個發明抽水馬桶的人。

他用2英尺深的橢圓形碗,再配合蠟等材料制的防水材料,將橢圓形碗放在水箱下面地板上,並用一根管子相連,這就是抽水馬桶最原始的形態。

約翰·哈林頓給這個簡單的裝置命名為Ajax,並親自為英國女王制作這款馬桶,給英國女王打造了全新的如廁體驗。

後來蘇格蘭發明家亞歷山大卡明對約翰·哈林頓的馬桶進行升級,馬桶衝完水還能自動關閉閥門,並讓水箱自動蓄滿水。

這項發明也成為了亞歷山大卡明的專利,並開啟了人類使用馬桶的新時代。

如今在智慧時代的推動下智慧馬桶應運而生,智慧馬桶將人類的如廁體驗進行更高階的升級。

智慧馬桶自動感應沖水、翻蓋、殺菌、除味,成功解放雙手的同時,還能免除人與人之間的隔空接觸。

智慧馬桶還會提供多種清洗方式,尤其對女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貼心、乾淨的選擇。

智慧馬桶時代已經到來,很快就會走進每家每戶,為每個人帶來更舒適、更高階的如廁體驗。

智慧馬桶的款式也很多元化,能滿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物美價廉的智慧馬桶也多得是。

三、古代的如廁環境變化

有關古代人的如廁環境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從半坡村氏族部落中發現了坑廁遺址,離現在已有6000年。

6000年的如廁環境構造非常簡單,只在自家住的房子外頭隨便挖一個土坑,把坑填滿後再隨手鏟幾抔土埋一埋就行。

埋完這個土坑,又會繼續去別的地方挖另一個土坑,一直這樣迴圈反覆。

由於古代人缺乏衛生和安全意識,坑廁設計、除臭要求都非常低,甚至還多次發生掉進坑廁的事情。

到了漢代時期,古代人對如廁環境的要求才逐步提高,宮廷、民居、官府等地都開始建設專用的廁所,甚至還區分出了男女廁。

考古學家還發現了漢代梁王時期配置的水衝坐式廁所,馬桶、扶手、沖水管道一應俱全,完全是簡化版的現代廁所。

他們還給廁所設計了天窗、排氣孔,有利於排除臭味,提升瞭如廁的舒適感。

若是古代富人家的廁所,設計就更豪華了,女孩子的閨房會有專門如廁空間,並配置香膏、香水等去味好物,確保每一次如廁都是香噴噴的。

如廁完畢,還會有十幾個婢女在身邊伺候穿衣,直接給如廁升級成了spa級體驗。

明清時期的如廁環境,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偌大的紫禁城裡竟然沒有一個廁所!

其實,紫禁城沒有廁所完全是誇張的說法,只是紫禁城的廁所分為主子和下人兩種形式。

皇家子弟用的廁所統稱為“官房”,也就是淨桶。

淨桶是可以隨意移動的,平時主子用完就由宮女、太監抬出去處理,需要的時候再抬進來。

尤其慈溪太后專用的“官房”,是用上好檀香木製作而成,造型像一條大壁虎,壁虎的眼睛又鑲嵌著紅寶石。

“官房”放著專門為慈禧太后研製的香粉,坐墊、靠背也是軟乎乎的,一看就特別舒服。

不過這種“官房”不帶沖水功能,所以一般會在每個月初四、十四、二十四這幾天,由挑糞工到宮裡將這些汙穢物送出去。

宮女、太監所用的廁所就叫“淨房”,其實就類似於現在的公共廁所,每一個“淨房”都放置著馬桶、便盆等器具。

宮女、太監也要把“淨房”打掃得乾淨整潔才行,以免影響了紫禁城的形象。

明清時期京城的公共廁所要收費,這也是讓很多人驚訝不已的事情,而且這些廁所平時根本沒人清理,一整個臭氣熏天,來往的遊客、商人都不敢進去。

所以就出現了一有三急隨地解決的現象,整個京城街道隨處可見汙穢的東西,一直持續到了清末階段,大量興建公共廁所後才有改善。

發展到今天,無論是大型商場、生活社群、醫院、餐廳等公共空間,都隨處可見公共衛生間建設,走到哪都不用擔心“解不了急”。

而且現在的公共衛生間,衛生環境都比較好,專門配備了清潔人員打掃,如廁體驗直線上升。

結語

從夜壺到馬桶,從茅坑到衛生間,人類靠智慧一步步創造了優越、理想的如廁條件,輕鬆解決了人類基本的生理需求。

未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及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只會享受到越來越先進、越來越智慧的如廁體驗,開啟愈加高階、舒適的生活。

[免責宣告]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於網路,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並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絡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參考資訊:

古代的“夜壺”口那麼小,女人到底怎麼用?看完瞬間明白了!

西方尋史2024-11-02 21:54

古代的“夜壺”口那麼小,女人到底怎麼用?看完瞬間明白了

2024-11-09 17:33·泌尿外科李醫生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