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大:只要血壓沒超過這個值,不要頻繁吃藥,別自己嚇自己

宣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


寒風凜冽的清晨,李阿姨站在家門口的小區健身廣場上,看著年輕人來來往往。她摸了摸自己的口袋,裡面裝著剛從藥店買來的降壓藥。這是她第三次換藥了,每次測血壓偏高,她就緊張地跑去換新藥,生怕哪天血壓真控制不住。

“大姐,又來鍛鍊啊!”隔壁王大爺的問候打斷了她的思緒。李阿姨勉強笑了笑,心裡卻在糾結要不要吃掉口袋裡的藥片。

張醫生是上海某三甲醫院心內科副主任,從醫20餘年。每天門診總能遇到像李阿姨這樣的患者,他們對血壓的恐懼往往超過了血壓本身帶來的危害。

“您的收縮壓145,舒張壓88,屬於輕度升高。”張醫生檢視著李阿姨的檢查報告,”不需要那麼著急服藥。”

李阿姨一臉疑惑:”可我聽說血壓超過140就得吃藥,我都快愁死了。”

張醫生微笑著解釋道:“血壓值並非一成不變,會隨著情緒、季節、時間段發生波動。建議您先調整生活方式,採取非藥物治療。”

李阿姨家住15樓,每天上下樓梯對她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張醫生建議她把這個”負擔”轉化為鍛鍊機會,每天慢慢走兩次樓梯,既能提升心肺功能,又能幫助控制血壓。

劉教授是營養學專家,她指出:飲食習慣對血壓影響很大。清淡飲食不等於寡淡無味,適量的調味也是必要的。她推薦了幾道美味又健康的菜品,比如清蒸鱸魚、西蘭花炒蝦仁等。

社群體育教練小王發現,很多中老年人對運動存在誤區。”不是運動量越大越好,適度運動才能起到降壓效果。建議選擇快走、太極拳這類溫和運動。”

醫院營養師周小姐分享了一個案例:家住浦東的趙女士,透過調整作息時間、改善飲食結構,4個月後血壓趨於平穩,無需服用降壓藥。

專家強調:高血壓患者應該建立血壓檔案,定期監測。測量時間、體位、情緒狀態都會影響血壓值。建議選擇固定時間段測量,保持平和心態。

市中心醫院陳主任提醒:高血壓治療重在預防。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的都市人群要學會調節心理壓力,保持良好心態。

李阿姨聽了醫生的建議,開始調整生活作息。早上6點起床,到小區裡散步40分鐘,晚上看電視時適當做些拉伸運動。飲食上也更注意營養均衡,戒掉了愛吃鹹菜的習慣。

社群醫生吳大夫說:”血壓值升高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吃藥。許多患者聽說血壓高就急著吃藥,反而加重了身體負擔。”

王女士從事室內設計工作,經常加班熬夜。一次體檢發現血壓偏高,她立即去藥店買了降壓藥。幸運的是,遇到了經驗豐富的老藥師及時勸阻。

老藥師孫大姐說:”血壓治療講究個性化,不能人云亦云。有些患者血壓雖然超過140/90mmHg,單純依靠調整生活方式也能改善。”

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錢教授表示:高血壓患者除了關注血壓值,更要重視心血管整體健康。適量運動能增強心臟功能,改善血管彈性。

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鄭醫生建議:血壓監測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早晨起床後1小時內、晚上睡前各測一次,連續測量3次取平均值更準確。

李阿姨的鄰居小張在瑜伽館當教練,她經常指導學員們做一些緩解壓力的呼吸練習。”深呼吸能幫助放鬆身心,對穩定血壓很有幫助。”

市中醫院馬主任介紹:中醫治療高血壓講究”治未病”。透過穴位按摩、中藥茶飲等方法,可以起到預防保健作用。

楊大姐經營著一家水果店,她根據營養師的建議,向顧客推薦一些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的水果,如火龍果、獼猴桃等!

李阿姨現在每週都參加社群組織的健康講座,學習血壓管理知識。她發現,很多同齡人也面臨類似困擾,大家互相交流經驗,共同進步!

市第三醫院趙醫生強調:高血壓患者要學會自我管理。除了定期測量血壓,還要記錄生活細節,找出影響血壓的因素。

社群健康管理師林小姐建議:建立家庭醫生制度,定期體檢,發現問題及時就醫。家庭支援對血壓管理也很重要。

李阿姨的女兒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她幫母親下載了血壓記錄APP,方便記錄日常資料。透過資料分析,更直觀地瞭解血壓變化規律。

市第二醫院徐主任表示:高血壓治療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血壓值略高時,不必過分緊張,調整生活方式往往能收到良好效果。

社群醫院胡醫生說:”很多患者擔心血壓不穩定影響工作生活,其實保持正常作息、適度運動,血壓自然會趨於平穩。”

李阿姨現在已經養成了健康的生活習慣。每天測量血壓時,她不再像以前那樣緊張。透過堅持運動、合理飲食,她的血壓逐漸穩定在正常範圍。

張醫生說:”高血壓治療重在堅持。生活方式的改變需要時間,要有耐心。血壓值只要不超過160/100mmHg,可以先嚐試非藥物治療。”

市醫學會專家組成員丁教授指出:高血壓患者要建立正確認識。血壓值升高是機體向我們發出的訊號,提醒我們及時調整生活方式。

李阿姨現在每天都過得很充實。早上鍛鍊,白天做家務,晚上和老姐妹們跳廣場舞。她說:”原來控制血壓不一定非要靠藥,改變生活方式才是關鍵。”

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方主任說:“高血壓治療要因人而異。年輕患者可以透過運動、飲食調節;老年患者要注意循序漸進,避免劇烈運動。”

李阿姨的故事讓更多人認識到:血壓管理不能操之過急,科學對待才是正確方式。透過調整生活方式,很多人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健康之路。

參考資料

[1]王小雅,王朋倩,熊興江.《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2022版)評價與中藥降血壓探索[J].中國中藥雜誌,2023,48(17)
:4819-4824.DOI:10.19540/j.cnki.cjcmm.20230603.50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