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愛挖鼻孔的人,或早或晚要承受4個後果,勸你“手下留情”
宣告: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感謝各位看官點選支援原創,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老孫今年六十多了,但他有個不太好的小習慣愛挖鼻孔,他總覺得鼻子裡不舒服,出門、看電視時手就忍不住伸向鼻子。
一次他發現挖出的鼻屎帶著血跡,心裡有些慌,但想著沒啥大問題就沒在意。
沒多久,老孫開始頻繁流鼻血,鼻子也時常發癢,一次挖得過猛,導致鼻腔感染,鼻子又紅又腫,還發燒。家人急忙帶他去醫院,醫生檢查後嘆了口氣:鼻腔黏膜已經受損嚴重,還引發了炎症,得好好治療。
老孫這才意識到,自己小小的習慣竟然隱藏著這麼多健康隱患,你的手是否也忍不住伸向鼻子?為了健康,是不是該手下留情呢?
一、挖鼻孔的“隱秘爽感”
說到挖鼻孔,大家可能都不會陌生,甚至很多人會偷偷覺得挖鼻孔是一件“爽”的小事,忍不住就想動手。這種“隱秘爽感”其實不是一種錯覺,而是有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原因。
鼻腔是人體重要的呼吸通道,它能幫助過濾空氣中的雜質,然而鼻腔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會吸入灰塵、細菌和其他雜質,這些雜質與鼻涕、鼻腔分泌物結合,形成了我們俗稱的“鼻屎”。
當鼻屎在鼻腔裡堆積太多,會讓人感到鼻子堵塞、不適,挖出來確實會帶來呼吸通暢的感覺,甚至讓人覺得舒適。
鼻腔內的黏膜非常敏感,富含神經末梢,當我們用手輕輕挖鼻子時,觸碰黏膜的感覺有些類似“撓癢癢”,會帶來微微的愉悅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挖鼻孔讓人“上頭”,越挖越想挖,甚至明知道不該挖,還總是忍不住。
而從心理上看,挖鼻孔還會給人一種控制感和滿足感,鼻腔內部環境不可見、不可控,但透過挖鼻孔,我們能夠“掌控”鼻腔內的異物,獲得一種小小的成就感。
很多人覺得挖鼻孔只是一個小動作,但對於部分人來說,這個習慣可能已經上升到一種“強迫性行為”。強迫性挖鼻的人往往不是因為鼻腔堵塞或者不適感,而是習慣性地、強迫性地挖鼻孔,即使鼻子沒有任何問題,他們還是會一遍遍地重複這個動作。
雖然挖鼻孔可能會帶來一時的爽感,但它對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首先,鼻腔內是有自潔功能的,黏液和鼻毛構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能過濾掉空氣中的雜質並將其帶出體外。頻繁用手挖鼻孔,會破壞這道天然防線,使得鼻腔黏膜容易受損甚至出血,甚至誘發更嚴重的疾病。
二、挖鼻孔帶來的4大健康隱患
挖鼻孔看似是個小習慣,但其實暗藏不少健康風險,看似無害的一個小動作,往往會把細菌和病毒帶入鼻腔,甚至造成嚴重的感染和損傷。
首先,頻繁挖鼻孔容易導致鼻腔感染,手指上帶有各種細菌和病毒,當它們隨著挖鼻孔的動作進入鼻腔時,可能引起區域性感染,頻繁挖鼻孔會破壞鼻腔內的黏膜屏障,增加細菌侵入的風險,可能導致鼻腔庭炎、鼻癤等問題。
其次,挖鼻孔會造成鼻出血和鼻腔損傷,鼻腔內有許多細小的血管,尤其是鼻中隔的黎氏區,這裡的血管非常脆弱,稍微用力過猛就可能導致出血。
頻繁挖鼻孔會使這一區域的黏膜不斷受損,血管變得更加脆弱,導致反覆出血,長期挖鼻孔還可能造成鼻腔內部的組織損傷,嚴重時會出現鼻中隔穿孔的問題。
再者,挖鼻孔可能增加老年痴呆的風險,最近的研究發現,挖鼻孔可能讓肺炎衣原體等細菌進入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這些細菌更容易透過嗅神經侵入腦部,導致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而這與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
儘管這一研究還主要是在動物實驗中得到驗證,但從健康角度考慮,保持鼻腔的完整性、避免細菌侵入大腦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挖鼻孔還可能引發顱內感染的嚴重後果,鼻腔內部的血管系統與面部靜脈、顱內靜脈之間有一定的連線,細菌有可能透過這些靜脈擴散到顱內。
挖鼻孔導致的鼻腔感染在一些極端情況下可能會引起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感染性疾病,會引起劇烈的頭痛、眼睛腫脹,甚至視力受損。
三、如何戒掉挖鼻孔的習慣?
挖鼻孔雖然看似是個小小的習慣,但實際上卻暗藏健康隱患,甚至可能引發感染、鼻出血、鼻腔損傷等問題。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忍不住挖鼻孔,可能是時候戒掉這個習慣了。
不過,很多人都覺得“戒”很難,畢竟這個動作帶來的舒適感讓人慾罷不能。想要健康地清潔鼻腔,讓我們試試以下幾種更衛生的辦法,既能緩解鼻腔不適,又能減少健康風險。
第一步是“轉移注意力”,培養替代性習慣,比如看電視、發呆、刷手機時,手就會不自覺地摸向鼻子。
這時候不妨準備一個小玩具或者按摩球,當你感到無聊或焦慮時,用手揉一揉它,分散注意力。或者養成定期用紙巾輕輕擦拭鼻子外側的習慣,避免手指直接接觸鼻孔,從而減少細菌帶入鼻腔的風險。
日常保持鼻腔溼潤,也可以幫助緩解挖鼻孔的衝動。乾燥的鼻腔會讓鼻屎變硬,使人誘發挖鼻孔的慾望,可以在乾燥的季節或空氣流通較差的環境中使用加溼器,保持空氣溼潤,此外,每天可以用生理鹽水或淡鹽水沖洗鼻腔,幫助清除黏附在鼻毛上的細小顆粒和雜質。
養成勤洗手的習慣,也能幫助減少挖鼻孔帶來的健康風險,即使再想挖鼻孔,保持手指清潔至少能降低細菌入侵鼻腔的機率。
特別是在外出回家、使用手機和電腦等公共物品後,因此,每天要勤洗手,尤其是想摸鼻子時,先確認手部是否乾淨。
如果發現自己對挖鼻孔的衝動無法控制,可以嘗試將清潔鼻腔的習慣規範化、儀式化,比如早晚都用溼毛巾輕擦鼻孔周圍,讓自己習慣於用乾淨的工具來代替手指清潔。
一些人挖鼻孔可能是因為長期的鼻塞、鼻腔乾燥或者過敏引起的鼻子癢感,如果是這種情況,不妨考慮去耳鼻喉科做個檢查,看看是否有慢性鼻炎或過敏性鼻炎等潛在問題。
四、手下留情才是鼻腔最好的保護
鼻腔,是我們呼吸的“第一道門”,它是幫助過濾和清潔空氣的,鼻腔內部有黏膜、鼻毛、黏液等共同組成的“防護盾”,每一次呼吸,鼻腔就像一道過濾網,把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擋在外面,送入的空氣更乾淨、溫潤,讓我們呼吸順暢。
為了讓鼻腔保持健康,最重要的就是“手下留情”。
鼻腔自有一套清潔功能,裡面的黏液不僅讓空氣溼潤,還能粘附空氣中的微小顆粒,鼻腔黏膜上分佈著許多細小的纖毛,這些纖毛會不斷擺動,將灰塵、細菌等髒東西“掃”到鼻腔前部或咽喉部位,隨之被咳出或吞嚥。
可以說,只要身體健康,鼻腔本身就是一個“天然淨化器”,不需要過多幹預。
保持鼻腔健康,其實有許多簡單、衛生的方法,對於輕微的鼻腔乾燥或不適,可以用鹽水沖洗鼻腔,既能清潔,又不會對鼻腔造成傷害。
如果鼻腔長期乾燥不適、容易出血或結痂,最好諮詢醫生,找出原因,切勿自己用手去“清理”。有時候,這種不適可能與鼻炎、過敏等疾病有關,根本不需要透過挖鼻孔來緩解。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也很重要,平時要勤洗手,避免手上的細菌透過挖鼻孔進入鼻腔,在清潔鼻子時,可以用柔軟的溼紙巾輕輕擦拭外部區域,不要用手指深入鼻孔,偶爾有鼻屎堵塞時,也可以輕輕擤出,避免直接用手接觸鼻腔內部。
放下“愛挖鼻孔”的小習慣,選擇更科學的清潔方式,才能讓鼻腔更好地發揮其天然過濾功能。手下留情,不僅是對鼻腔健康的保護,更是對整體健康的尊重。
結語
挖鼻孔看似是一個無傷大雅的小習慣,但實際上卻可能給鼻腔帶來不小的健康風險。鼻腔本身擁有強大的自淨功能,它能過濾空氣中的灰塵和病菌,保護我們的呼吸道,過度干預、頻繁挖鼻孔,反而破壞了這種天然屏障。
健康的鼻腔護理更需要溫和而科學的方法,同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減少直接用手接觸鼻腔的機會,也能有效預防感染。
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家人,保持鼻腔健康都至關重要。手下留情,選擇更衛生的清潔方式,為我們的健康負責,這才是最好的保護。
參考資訊:
醫生忠告:每個愛挖鼻孔的人,或早或晚可能承受4個後果,儘早改
2024-03-23 39健康網
醫生:愛挖鼻孔的人,或早或晚要承受3個後果,一定要手下留情!
2023-11-28 蒙哥淺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