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何把“寡人”改成“朕”,將“朕”字拆開看,你就懂了!
戰國末期,秦國透過商鞅變法變得極為強大,強大到其他六國都難以抗衡。
嬴政當上秦國國君後,他肅清內政,除掉了自己的“仲父”呂不韋,拿回了本來屬於自己的大權。
隨後他又重用王翦等武將,一鼓作氣將六國全部吞併,建立了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
嬴政統一六國之後,頒佈了許多新的政策。
為了與平民百姓和後世的皇帝做出區分,他自稱為“始皇帝”,還將自己的第一人稱改為了“朕”,從此之後,“朕”這個字就只能皇帝用,別人不能用了。
這個“朕”字有何特殊之處?秦始皇為何選擇了“朕”作為自己的專用?
天下獨尊始皇帝
在其他人眼裡,統一六國,結束這長達五百多年的混亂,實在是天方夜譚,但是在秦國國君嬴政眼裡,這件事其實並沒有那麼困難。
他只需要將事情交給王翦,跟王翦說:“王翦,去把六國都給我滅了。”王翦就能帶兵將六國收入囊中。
這六國之中,有五國都是王翦消滅的,還有一個韓國直接投降了,不費一兵一卒。
六國統一之後嬴政十分驕傲,統一六國也確實足以讓他驕傲。
嬴政認為自己的功業已經能與三皇五帝相提並論,甚至還超越了他們,於是嬴政就給自己起了一個尊號。
他取了“三皇五帝”中的“皇”與“帝”,自稱為“皇帝”,又因為自己是第一個皇帝,前無古人,後有來者,因此他是“始皇帝”,後世稱他為秦始皇。
秦始皇小時候跟著母親在外逃亡,對趙國和其他國家的風俗和日常生活也很瞭解。
由於各國之間長時間的割據,導致各國的文化差異都很大,有時候說話都說不明白,聽也聽不懂,說又不會說。
秦始皇與百官討論之後,他們認為改變各國的語言與口音難度太大,應該找到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讓人們溝通。
於是秦始皇實行了“書同文”,既然兩個人之間說話說不明白,那就寫出來吧,只要寫的是同一種字,那就可以解決雙方的交流問題。
李斯等人透過總結各國流行的多種文字,創造出了一種新的文字,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小篆”,後來秦始皇又命人在小篆的基礎上發明了隸書。
文字統一之後,各地區百姓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這就又引出來了一個問題。之前各國之間禮儀道德也不相同,如今大家都湊在一起,難免因為這些而產生誤會。
於是秦始皇又開始考慮“行同倫”,也就讓大家的行為都在同一種道德倫理下,這樣就沒有誤會了。
之前齊國那塊地方,男女有別,人與人之間以禮相待,社會氣氛和諧,被稱為“禮儀之邦”。秦始皇來泰山祭天時,在泰山腳下留下一塊石碑,讚揚當地的風氣良好,並且號召其他郡縣的人都來學習。
由於之前有呂不韋、趙太后的事,秦始皇對於這樣的人十分看不慣。
當他來到吳越地區時,對當地的男女之大防不嚴的習俗十分不滿,認為他們是有違人倫的。
因此秦始皇在會稽山下也留了一塊石碑,對當地的這種風俗大加斥責,還在當地留下了一條律法:殺死這類人不犯罪,以此來改善吳越之地道德規範。
除了這些,秦始皇還頒佈了很多跟“統一”有關的規定,比如“統一車輛的寬度和道路的寬度”“統一錢幣的形制”“統一度量衡”等。
為了這些政策的實行,秦始皇每天都十分勞累,李斯他們為了讓嬴政開心,就給秦始皇找了一套“專屬名詞”。
這天,李斯等人聯名上書一封,給秦始皇看,而且當時李斯還誠惶誠恐,生怕秦始皇不滿意。那麼他們上的書裡,究竟寫了些什麼呢?
他們給秦始皇找了一些詞語,定為了只有皇帝才能用的詞,就比如:命為制,令為詔,王稱泰皇,王自稱為朕等等。
秦始皇覺得這些稱號都不錯,於是也就都同意了,還賞賜了李斯等人。但是其中有一個,秦始皇認為不滿意,就是這個“泰皇”。
這個詞很明顯是借用了泰山的“泰”字,但是秦始皇卻覺得這個稱呼不好聽,於是他沒有采用這個,還沿用了皇帝。
“朕”字是何意?
在這一系列皇帝專用的名詞中,還有一個字也很出名,那就是皇帝們經常掛在嘴邊的“朕”字。
在一些歷史電視劇中,皇帝們總是會自稱為“朕”。這個“朕”字肯定不是李斯他們為了討好秦始皇而創造的,那麼它在沒有成為皇帝專用字之前,它是什麼意思?
其實在秦始皇把“朕”拿來代表“我”之前,它就已經是這個意思了。只不過之前的“朕”字是誰都能用的,它只是一個代表著尊敬的第一人稱代詞。
在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朕皇考曰伯庸”,意思就是說:“我爹叫伯庸。”
因此“朕”這個字在之前並沒有特殊的含義,它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字”,只不過民間不常用罷了。
而且“朕”除了是第一人稱代詞當“我”用,它還有一些別的用法,比如用來形容物體之間的縫隙。
就像古代鎧甲上,兩塊金屬片之間的縫隙,便可稱為“朕”,還有古代榫卯結構的桌子椅子,他們的連線處也難免會有縫隙,這種縫隙便可稱為“朕”。
這個“朕”字有這麼多的用法,為什麼李斯等人就偏偏看上它了呢?這也看不出來“朕”字有什麼特殊之處啊?
“朕”字的來歷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各個國家的王是怎麼自稱的?他們難道也和百姓們一樣?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雖然他們的地位不像秦始皇這麼高,但是他們也是要與平民做出區別的。而且他們的自稱我們也很熟悉,就比如寡人、孤之類的。
那時候的國君如果想要繼承王位,那麼有一件事必須做到,那就是父親去世。
按照禮法,家裡的老父親還在世的話,無論有多麼老邁,都應該繼續擔任國君,一直到老國君死去,新的國君才能上位,這也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穩定。
這種禮制一直到唐朝還存在著,當初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發動政變,除掉了試圖成為第二個武則天的韋皇后,佔領了長安的皇宮。
雖然李隆基在這次政變中的功勞最大,但是他依然不能直接在皇宮裡稱帝,因為他還有一個老爹。
李隆基的父親是唐睿宗李旦,李旦之前被武則天欺負,廢掉了皇位。如今李隆基掌權,他並不能當皇上,應該請他的父親來當皇帝。
之前的國君們更是如此,只有父親去世之後,才能讓兒子繼位。因此當上國君的人,一定是沒有父親的“寡人”。皇帝的自稱“寡人”也就由此而來。
還有這個“孤”也是同樣的道理,“孤”也就是孤兒,與失去父親的“寡人”差不多。
但是這個“寡人”和“孤”明顯有一種自謙的意思在裡面,是一種謙遜的說法。
秦始皇並不想自謙,他自認為功過三皇,績過五帝,哪裡還需要跟人自謙?
而且秦始皇在即位之後最先處理的人,就是他的“父親”。
除了秦始皇真正的父親嬴異人之外,他還有兩個父親。一個是“仲父”呂不韋,一個是“假父”嫪毐。
這倆人都是秦始皇的醜聞,而且一個被秦始皇逼得服毒自盡,一個被秦始皇下令五馬分屍,都沒有好下場。
如果再讓秦始皇以“寡人”和“孤”自稱,實在是讓秦始皇全身不舒服,因此就算李斯不給秦始皇找到這個“朕”字,秦始皇自己也得更換一個。
而“朕”這個字看起來沒什麼特殊,那如果是甲骨文裡的“朕”,那就不一般了。
在甲骨文裡的“朕”字,將“月”部換為了“舟”部,將“關”換為了“灷”。“舟”字指代的就是皇帝。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就是在形容君民之間的關係。但是將君王比作船,臣民比作水,可並不是李世民提出來的。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荀子》中就已經有過這種比喻,李世民只是借鑑了一下。“灷”字很明顯跟火有關,長得像“火”下邊還帶了幾根“樹杈”,所以“灷”的意思就是火種。
在古人的認知裡,一定是最重要,最有能力的人才能擁有火種,而現在的秦始皇就是這樣一個人。
如今的秦始皇既能成為幫助人民度過災難的“舟”,也是能給百姓們帶來希望,帶來溫暖的“灷”,因此李斯才將這個“朕”字,選為了秦始皇的御用稱號。
“朕”字從秦朝一直沿用到了封建時代的結束。
隨著時間的流逝,“朕”字已經看不出它原來的意思,但是“朕”已經成了一個代表著皇權的符號。
而“朕”字的沿用,也是秦始皇千秋功業的一個方面,也是秦始皇萬世功績的一個縮影,秦始皇的很多政策,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在使用,而且還將一直使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