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再預測”中國房地產走向:若無意外,房價大機率這樣走?
在風雲變幻的全球經濟中,中國房地產市場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隨著政策調控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環境的變化,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走向愈發撲朔迷離。
外資巨頭高盛再次發聲,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未來走向進行了預測。這次,他們會再次“神預測”嗎?讓我們一同探討。
一、高盛預測:房價企穩,市場回暖?
近日,高盛釋出了一份關於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研報,其中明確預測中國房價將在2025年末企穩。這一預測引起了廣泛關注,畢竟高盛作為國際知名金融機構,其觀點往往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研報指出,隨著政策“組合拳”的密集落地,房地產行業復甦趨勢逐漸建立。高盛認為,從專案銷售改善到房價企穩,再到資產負債表更強勁的開發商逐步增加土地儲備,一條明顯的復甦之路正在形成。
這一預測無疑給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然而,高盛也並未盲目樂觀。他們指出,由於資產負債表實力、可售資源(規模和潛在利潤率)、非開發業務實力具有差異,不同開發商的復甦之路也將有所不同。
因此,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標的時,需要更加謹慎。
二、市場現狀:高庫存與債務壓力並存
要理解高盛的預測,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現狀。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著高庫存和債務壓力兩大難題。
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中國城鎮待售房的總面積高達27億平方米。即使按照較低的價格進行推算,也需要鉅額的資金來消化這部分庫存。
與此同時,房地產行業的總債務也高達59萬億,這對市場的穩定構成了嚴重威脅。
高庫存和債務壓力的存在,使得房價在短期內仍有下跌的風險。
然而,高盛認為,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實和市場的逐步調整,這些問題有望得到解決。他們預測,在國家的額外財政支援下,房地產市場有望在2025年底企穩。
三、政策助力:寬鬆措施推動市場復甦
高盛的預測並非空穴來風。近年來,中國為了穩定房地產市場,推出了一系列寬鬆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延長部分房地產金融政策期限、最佳化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等,旨在促進市場回暖。
特別是2024年,國家層面持續推出寬鬆政策以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例如,多部門釋出了多項“穩樓市”政策。這些政策的出臺,為房地產市場的復甦提供了有力支援。
此外,地方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出臺了多項房地產調控政策。這些政策涵蓋了住房限購、信貸、稅費等多個方面,旨在最佳化市場環境,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四、市場反應:投資者信心逐步恢復
在高盛的預測和政策寬鬆措施的推動下,投資者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復。特別是外資機構,紛紛上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並加速在華佈局。
據統計,截至2023年2月9日,透過滬港通流入A股的外資規模已飆升至1410億元人民幣,是2021年同期創下的歷史紀錄的兩倍多。這些外資的湧入,不僅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提供了資金支援,也推動了市場的復甦。
同時,國內投資者也開始重新審視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價值。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實和市場的逐步調整,一些優質房地產專案的投資價值開始凸顯。這使得投資者開始重新關注房地產市場,並尋求投資機會。
五、未來趨勢:多元化與智慧化並重
在高盛的預測中,我們看到了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的希望。然而,要真正實現市場的復甦和穩定,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將呈現出多元化和智慧化的趨勢。
一方面,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住宅地產市場的需求將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剛需購房群體和改善性購房群體將共同推動市場的發展。
另一方面,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智慧化技術的應用,綠色建築和智慧化技術將成為住宅地產市場的主流趨勢。這將提高房屋的舒適度和便捷性,滿足消費者對於高品質生活的需求。
此外,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速和房地產市場的不斷髮展,增量市場空間將逐漸縮小,存量市場地位將逐漸上升。
未來,住宅地產市場將更加註重存量住房的維護、改造和升級。這將有助於實現住房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和可持續發展。
六、風險提示:仍需警惕潛在風險
儘管高盛的預測給市場帶來了希望,但我們仍需警惕潛在的風險。特別是高庫存和債務壓力這兩大難題,在短期內仍難以完全解決。
如果政策寬鬆措施未能達到預期效果,或者市場出現新的不利因素,那麼房價仍有可能繼續下跌。這將給投資者和開發商帶來更大的壓力。
因此,在投資房地產市場時,我們需要更加謹慎和理性。不僅要關注市場的短期波動,更要關注市場的長期趨勢和潛在風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